0%

【讀書心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生命是磨難也是恩惠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Tuesdays with Morrie](https://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cat/all/key/Tuesdays with Morrie)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

但沒有人把這當真。不然的話,我們就不會這樣。

確實,人總是健忘,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

死亡是件悲傷的事。

但活得不快樂也是悲傷。

一、內容簡介

故事主軸為確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墨瑞教授在生命末期與學生米奇相處的點滴記錄,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中最主要也最嚴重的一類疾病,也是大家熟知的漸凍症,

隨著病程變化,肌肉無力的症狀逐漸嚴重,並不斷惡化,直至最後出現呼吸道問題進而離開,

教授與學生把握每次會面,付出對彼此的關心與愛,同時探討著生命的意義,

包括工作、金錢、感情、家庭、婚姻、死亡等等生命中必經的課題。

二、推薦原因 — 發現生命最重要的事

1.故事及人物對話,容易閱讀,有著滿滿的堅強與省思

每次聚會都能看見病魔如何一點一滴侵蝕身心,接受生理脆弱的同時也展現心理韌性,

每次聚會也能看見生命如何一分一秒經營累積,發現環境牽引的同時也體悟自我追求,

是本何時都適合閱讀的書籍。

2.生命的意義是,認識自己和與他人建立關係

生命是一連串的拉鋸。

包括愛、責任、體驗、靈性與覺知等,

此書以「迎接死亡」出發,由「愛」貫穿全書主軸。

3.堅強接受現況,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生活

垂死的人並不一定是無用之人。

即使生命將畫下終點,仍堅毅付出自己所有,

重視每個人的時間與生活,不因自身情況恣意自憐、哭鬧成為負擔,

自重也令人敬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當身心都惴惴不安時,那份恐懼時常讓人理智蕩然無存。

4.預想死亡將至,珍惜當下並學習倚賴

對。到頭來,我又變成了一個小寶寶了。

若因病離世,喪失自理能力的那天是可預見的,

必然得學習接受與倚賴,認清自己的無能為力,

別讓恐懼打擊心靈而變得醜惡、掙扎,

別放手的太快,也別死撐太久。

珍惜這所剩不多的時日,讓心中平靜。

5.死亡是結束也是開始,而關係從未消失

皮囊的消逝不代表靈魂的消失,

來過世界的證據不會消逝,

以相愛、敬重、疼惜、幽默等記憶形象留存於他人心中,

彼此之間的關係從未消失,

甚至開啟、聯繫著他人對生命的體悟與覺知。

三、感想與體悟

曾有過陪伴臨終、安寧的照護經驗嗎?

病況直下、照顧畫面與竭力對話等場景也曾發生在我的生活中,更能感同身受,

從初期的恐懼、中期的接受與後期的平靜。

1.豐足「精神上的安全感」,是現實且殘酷的

生病時,那份孤寂與消沉會完全吞噬身心,

此時完全體現家庭與心靈支柱的重要,而墨瑞教授也認為

如果今天沒有家庭的話,今天我們根本沒有立足之地,沒有任何憑據。

「精神上的安全感」,這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取代,金錢不行,名聲也不行。

即便付出愛建立緊密的人際網絡,但時刻陪伴、照顧左右的是家人,

以現實角度來說,我認為金錢是可以降低精神上的不安全感,

以病人來說,可以減輕心理上的負擔,關於對家人生活造成的變動、支出與付出,

以家屬來說,可以減輕金錢及情緒的負擔,關於對自身或小家庭經濟、時間、情感上的壓縮,

墨瑞教授完美擁有一個愛、時間、經濟都健康、平衡的家庭,

若放至每個家庭,情況可能就有所不同了,

一場病毀掉一家人其實並不少見。

2.生命的意義由「愛」編織,忘情體驗世界

常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的我,

「愛、被愛、關心、不執著」,是我認為此書所分享的答案,

隨意組合這些詞,或許能解答當下的徬徨與壓抑,

「愛,但不執著」、「被愛,付出關心」、「關心,付出愛」等等,

創造屬於自己的目的及意義,

同時別忘了寬恕的重要性,寬恕自己,也寬恕別人。

3.無能為力無可避免,學習接受與平靜

一直以來,擔心造成他人的困惱或負擔,

該誠實的說是為了維持一個完美形象,漸漸的反而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說著希望未來生病或死後不要造成麻煩,

「那是不可能的,麻煩必定會發生」,朋友這麼說,

可以做得就是盡自己所能堅強、接受與平靜,

但老實說,光想像要依賴他人就讓我感到痛苦與委靡。

4.死亡讓生命更有生機

如果你和死亡四目相對,想法反而近乎神奇地變得清澈透明。

關於這點,想分享我的故事,

見到親人火化最後化作骨頭及粉末的那刻非常衝擊,也非常恍惚,

一個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呢?

即便明白祂的身影時時在腦海裡,但面對物理的消逝仍千迴百轉無法表達此刻的感悟,

而在此後,當對未來、對生命又感到疑惑、躊躇甚至負面時,

那刻的景象,已成為祢送給我的錦囊。

四、觸動我的那些觀點與語句

生命若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

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

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   —李文(Levine)

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

生命中沒有什麼「太遲了」的事。

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是變動不居。

愛和關心是不一樣的。

愛是對別人的處境感同身受。

五、還喜歡這篇分享的內容嗎?

Hi ~ 今天過得還好嗎?

還喜歡這篇分享的內容嗎?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給予支持與鼓勵,

歡迎用以下連結購買書籍,並不會影響您的購買價格,而我會獲得一點點的回饋,

購買網址:博客來MOMO讀冊(TAAZE)

或是【免費支持】幫我點擊拍手5下,化讚為賞,謝謝您的鼓勵。